八戒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沈先生的花式调数 > 第 216 章

第 216 章

 相关阅读:
    “王爷,要不进去坐着等吧,您身子骨弱,别冻坏了。”

    帐门外站了个瘦高的男人,被北境的风吹得有些站不稳脚,一件黑色大氅被风高高吹起,又重重落下,他人也跟着轻轻摇晃起来。

    身后的小厮,紧张地扶住他,生怕他一不小心栽进雪里。

    一副弱不禁风的斯文模样和这军营气氛格格不入。

    “吃了败仗,正发火呢。”

    帐里走出一位身披银甲的将军来,仔细一看二人身形有几分相似,只是从帐里走出来这一位在风雪里不像会被吹倒的主。

    “有劳殿下,我就在此候着。”

    虚虚抬起手臂抱拳,算作见礼。

    “也是,不进为好。”

    那人大跨步走远了去,原以为就这么走了。

    可过了不一会儿,便有人搬来火盆,温了半壶酒来。

    “王爷,这燕平王还是位心软的主。”

    “是啊。”

    秦时眼神一变,喃喃自语道:

    “里头那位也这么好说话就好了。”

    眼见着天擦边儿了,盆里的碳快烧绝了,外边的雪积二尺厚了,里头那位才想起来,自家帐前还站着个京里的弱王爷。

    秦时掀开帐子,一股冷气抢在他前头,提醒里面的人,有贵客。

    一阵剧烈的咳嗽,把那人嘴里的话堵了回去,秦时咳得上气不接下气,一旁的童墨看得干着急,朝里喊着:

    “长公主,能否遣人拿口水来。”

    等秦时气顺过来了,半扶着童墨,才喘着气说

    “不必劳烦,本王……说完…就走…”

    好像有根线悬在那,秦时若是一个不小心,线断了,命也就没了。

    “多年不见,我倒是不知道,北安王这么娇贵了?”

    话音未落,只见从暗处走出来一个小将军,看模样不多大,说话倒是刻薄很,再仔细一瞧,竟有些辨不清男女。

    “是啊,本王与长公主确有十多年未见了。”

    “十多年了,本宫在北境厮杀十多年。倒是不知道,京城水土这般养人。”

    西阴上下打量着他,屋里烧着炭盆,暖得很。可一身狐皮大氅却始终穿在身上。

    虽是五官开阔的长相,可如今病气入体,看起来有几分西子黛玉的柔弱愁苦。

    让人感觉稍微刺激一下就要喘不过气昏死过去。

    “说笑了。”

    多年不见,秦时摸不清西阴脾性,不敢轻易接话。

    如今她为刀俎,秦时为鱼肉,语言上吃些亏,也是无妨,身旁的童墨反倒是坐不住了。

    “公主,我家王爷自小体弱,并非是游手好闲,还望公主慎言。”

    “体弱?”

    西阴嗤笑一声,瞟了秦时一眼。

    “三十年前你祖父,定北境六城。一匹快马一杆快枪才挣得这北安王的位置,如今他的后辈,在我军营中,不过淋了点雪,便也敢叫苦?倒还真是不怕辱没了你北安王府的门楣。”

    嘴里答的是童墨的话,眼睛看的是秦时,手打的却是整个北安王府的脸。

    “啪”一声!

    西阴一个巴掌落在童墨脸上。

    “跪下!”这一声怒斥,秦时一口气差点没能提上来,憋红了脸咬牙切齿的骂道:

    “你是什么东西,也敢叫长公主慎言!”

    童墨被一巴掌打得晕了头,随即反应过来是自己多了嘴,咬紧牙关跪在地上。

    “奴才有罪,望王爷责罚!”

    秦时眼神晦暗,声音里听不出情绪,冷冷地吩咐道:

    “出去,跪满两个时辰。”

    西阴坐在远处看着一主一仆唱的双簧,漫不经心的开口道:

    “得了,你北安王府的家事,别拿到我军营里来,说吧,为何而来?”

    “陛下密旨,召云安军副帅,西阴公主,即日回京。”

    “哪个皇帝的旨意?”

    “天下只有一个皇帝。”

    “你是说,刚坐上皇位这个?”

    “当今陛下,长公主您的兄长”

    听罢,坐在帐前的西阴一阵冷笑。

    “他算个什么东西,坐稳了吗,这么快就把主意打到我头上了?”

    “皇上他也是为您着想,您守云安十余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也是回到京城休养的时候了。”

    西阴一脸听了笑话的表情,戏谑的盯着秦时:

    “我还没有功劳呢?秦时你出去问问,这些年是谁打下的云安,别说我这么些年,就吃了这一次败仗,我告诉你,我西阴往后十战再败十战,我也有功,轮不到他来算我的苦劳。”

    当年,母妃驾鹤西去,长兄被设计陷害流放至此。西阴不过十岁出头,便义无反顾跟随长兄前往边关。

    来时,寸草不生,民不聊生,云安十六关,仅余六关。边塞重要,祁云关也岌岌可危。

    若祁云关被破这个云安都要落入敌手,所有云安百姓只有一条活路,为奴为婢,劳作至死。

    当年祁云关一战,西阴带了百名死士,冒死夜袭敌方粮草营,归营时,百名死士只余零星几人。

    而后又险跨洙罗江,夜袭百里。跑死两匹马,断了大燕粮草补给。那一战,西阴首功,老皇帝这才同意西阴从军,留在云安地界上领职。

    才有了如今云安人人皆知的不败菩萨。

    西阴将手中茶盏狠狠顿在桌上,杯底隐隐有些细纹炸开来。

    “他如今要本宫回京,不过是想以本宫为质,要皇兄一辈子戍守云安。秦时,本宫今日便告诉你,不可能回京。且他也不必担心兄长会反,若是要反我早已带着西阴军进京勤王。最后一遍,皇兄在哪,本宫便在哪,将士在哪,本宫便在哪。”

    秦时安静听完西阴的话,这是他意料之内的答案,当初他曾问陛下:

    “若是长公主不回,何为?”

    “那便不回,早晚要自己回来的。”

    彼时秦时不懂,为何皇帝不让自己带兵,绑也能将西阴绑回去。

    如今明白了,若是西阴不回,再多的兵都争不过云安军。如今云安十六州,只知如今的燕平王和西阴长公主兄妹二人,逼急了,只会弄巧成拙。

    “燕平王那边也是这个意思吗?”

    “这是本宫的意思,与皇兄无关。”

    有了这句话,秦时心里有了成算和计较,知道来日回了京城如何述职报告,于是不再纠缠。

    “王爷,小的知错了”

    从帐里出来,西阴让秦时带好自家奴才,别跪在自己帐前丢人现眼,秦时这才将童墨带了出来。

    “无妨,她有心伤我,你又怎么拦得住,你好生修养,明日回京。”

    到了后半夜,主帅营帐里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是燕平王和西阴兄妹俩。

    “我不可能回去”

    “你必须回去,他是皇帝!”

    “皇兄!”

    “不必多言,明日你便和秦时一同回京”

    “大敌当前,我不能退,我若退了,千万将士该当何想?”

    是夜,军帐里,两人吵了个天翻地覆,等到天擦边亮了,也没吵出结果来。

    一盏蜡烛,已经快烧尽了,点点灯火摇摇欲坠,西阴秦纪最终各退一步

    “从雍城回来,我便入京吧,若没有我,数十万云安军都得死在这儿。”

    说完西阴朝门口走去,秦纪突然开口:

    “欣欣,你此去,万望珍重,如今一别,相见再难了。”

    西阴没说话,自顾自的掀开帐门,大踏步融进寒天雪地里。

    连云关一战,十年无败绩的云安军,如今也陷入两难局面。

    京城辎重断了两月有余,多少帖子快马送去都了无音讯。

    如今快到年下,将士们思乡之情愈演愈烈。

    一向自负如西阴,如今也不得不向外求援。

    若是不能在年夜前,弄到兵器和冬衣,一举拿下连云关。

    之后再想夺城,恐怕是难上加难。

    为今之计,只有向雍城求援。

    只是这雍城向来不愿惹祸上身,这一去能否带兵回来,能带多少回来,皆是未知。

    “长公主,改主意了?”

    “不是,本宫送王爷一程。”

    这话说得也不能算错,秦时回京,西阴上雍城。

    两人确实有半天脚程同路,说送一程,也不算过分。

    只是秦时马车着实走得是有些慢。

    在马背上晃悠了半个时辰,西阴便按捺不住了猛地一抽鞭子。

    马儿加速跑起来,身后的将士们也终于放开胆子。

    抽起鞭子,一路跟在西阴身后,转眼就将秦时远远的甩在身后。

    秦时掀开帘子,西阴已然成了远处一点黑点,远远地扬起鞭子,朝他说道

    “秦小王爷,来日再见。”

    “王爷。”

    见人已走远,童墨探回身子,征求秦时的意见。

    “我们也得快些了。”

    只见一人一车飞速跑过雪原,在车后扬起阵阵积雪。

    横跨云安冰原,紧赶慢赶也花了两日功夫,才到雍城。

    入冬以来,战事不断,雍城为免是非,早已锁城。高大的城门上,有几把弓箭,牢牢锁住西阴,和她身后的人。

    有守城将士,大声问道:

    “城下何人?”

    “云安军副帅,大齐长公主西阴前来求见!”

    过了半晌,城门开了,从里走出一位老者模样的人,手无寸铁,直面西阴与她二十轻骑。

    “长公主还是请回吧”

    “我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公主所求,城主明白。然雍城偏踞一方,无心战事。”

    一夜横跨云安,西阴自然不可能就此作罢,于是打起感情牌来。

    “转告城主,多年未见,故人叙旧罢了,不好不见的。”

    那老者沉思片刻,只得松口。

    “既如此,迎长公主入城。”

    “将军,长孙清自己不来,打发一个老头来,摆明了不想帮咱们啊。”

    西阴骑在马上有些困倦,懒懒的应道:“是啊。”

    “那咱们还进来做什么?”

    “你能凭空给我找来兵器和人手?”

    项凌缩了缩脑袋,不敢再说话。

    雍城这些年夹杂在燕齐之间,屹立不倒,无论两国如何交战,始终是一副世外桃源的模样。

    靠着北面的洙罗江,自给自足,南来北往,水路畅通。

    锻铁造器格外多,一直到去年,燕军将士的短刀和胸前护甲都是他们的生意。

    今年冬天格外冷,水路被封。

    入冬来,来往出货不过十余船,如今雍城城内物资过剩,丝绸锦缎,钢铁兵器,大量囤积。

    没办法换成现钱,更无法换成糖、盐。

    城内需要大量的盐,糖和其他粮食捱过这个冬天。

    这对于西阴和云安来说都是个机会。

    “城主,商会又派人来了。这次是叫你去见一见那人,如今城内没多少粮食了。”

    “他们知道了?”

    “那长公主进城闹了这么大阵仗,知道也是意料之内。”

    “玉先生,你怎么看?”

    长孙清看向书案下的老者,是进城那日在城门迎西阴的老者。

    “既然躲不过,不如去见上一见吧,城主晾了她这些时日,该去见一见了。”

    长孙清深以为然,点了点头,转头向堂上的副使吩咐道

    “既如此,转告商会那群老头,等我消息。我今日便去见一见那位公主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