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朱竹清给唐三喂乳液 > 第752章 健身房的诱惑

第752章 健身房的诱惑

 相关阅读:
    “阿母早上拿了鸡蛋、空心菜和豆角过来。”妈妈边监督小孩洗脸边和翁婿①说着话。

    这两个女儿到了暑假更是天天疯玩,不知道是去钻了狗窝还是在地上打滚了,看着哩哩塌塌l?-l?-lap-lap。阿淑从张萌手上接过毛巾,重新搓拧,又大力的给女儿们擦脸。看到小脸都擦去汗渍和泥,头发跟鸭绒毛一样的打着卷,看着清爽很多。终于确定,每天女儿不是没洗干净,只是黑到发光。

    张扬很是尴尬微微脸红,自认为已经是大姑娘却还像只泥猴要人帮忙洗脸,还好大家还以为是擦红的。

    桌上爸爸已经给大家都盛汤,自己先喝啤酒解渴。“你们今天有去你阿嫲家吗,有空多去看看她。”爸爸夹起一大把空心菜,像老牛嚼草一样吸入。

    阿忠鼻子高挺眉眼深刻,个子倒不高。女儿们的黑应该遗传自他,黑到显得整洁亮白的牙齿更白了,张萌说爸爸是黑人牙膏。他是叉车司机,就在附近石雕厂工作,还会开挖土机,平时也接点私活。

    今天桌上菜色丰富,有炒空心菜、西红柿炒鸡蛋,五花肉炒豆角和肉羹丝瓜花蛤豆腐汤。许多东西都是自家产的。

    福建八分一水一分田,多贫瘠红土,滨海地区更是怪石嶙峋,终年海风不止,地不覆土。千百年来,渔民在低洼之处,在盐碱地上,用草木灰、农家肥,精心培养了薄薄的几分地。种上瓜果蔬菜和地瓜花生,以供家庭嚼用。

    农村没懒汉。老人家七老八十都有在劳作,更不用说原主的阿公阿嫲,才50多岁。阿公和大儿子远洋出海打渔,阿嫲自己住,平时到大儿媳家吃饭,照顾孙辈和伺弄农田。早上来的婆子就是原主的阿嫲。平时也会帮忙看着小儿子家的地,给他们送点土鸡蛋和菜。

    “我跟我姐说了,就不去她那里了。”阿淑的姐姐阿珍跟着丈夫在隔壁厦市当包工头,厦市作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从惠东的很多人都去厦市做建筑工人,跟着村中能人做工地,慢慢学土木、瓷砖干挂、测量。然后慢慢拉个小队,从小包做起来。几乎每个包工头都是这样做起来的。

    建筑工地很缺靠谱工人,需要靠包工头用熟人网络拉起队伍,而包工头们需要建筑公司和老板们手中的工程项目。城市飞跃发展,时间就是金钱,只要能加班加点建起楼房,钱不是问题。这时候建筑业里每个人都赚得盆满钵满。

    阿忠听到这个决定也不意外。也很同意妻子的安排。其实惠东石雕之乡,很多石雕厂老板都发财了,还有包船做渔业的,他做叉车、挖掘机司机活很多,就是工资没厦市高而已。但是外出打工,做打工仔那生活条件能和老家比的吗?钱那么多,不是每个钱自己都要赚到,知足常乐。

    阿淑16岁就跟着姐姐去深圳东莞做小工,后来还去厦市,想起那时候,人傻傻的跟着工头就去,仗着一身蛮力,就吭哧吭哧的干活,钱什么的也不懂也没管,给多少就是多少,工头说什么就什么。直到一些年长的工人和姐姐站出来,拆穿同村工头吃回扣骗人。重新找了来自同村另一个大队的包工头,每周还能结算工钱。想起往事,还是觉得自己单纯无知被骗又打工得很苦。

    惠女吃苦耐劳,内外一把手,能顶男人的工。虽然过去的记忆并不怎么美好,但是赚回来的钱确实给娘家盖了房,缓解缺钱少粮的窘境。阿淑多次想再出门做工地赚点钱,好装修房子,到时候再看看能不能把孩子都接到城里上学。阿忠是叉车司机,厦门工厂也多,或者去工地上开叉车和挖掘机,都可以。

    不过张扬落水,让阿淑不忍心让女儿一人留在老家。姐姐姐夫都开上好车,买上厦市的房子,但是也直到前几年儿子女儿要上高中,才去厦市。自己家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接女儿们过来。让两个女儿成留守儿童,没人管,再出什么事情,自己后悔都来不及。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现在先卖鱼,再看看有什么好项目。

    看到妻子闷闷不乐几天,现在终于做了决定,一扫阴霾,阿忠开心的给女儿们舀了几汤匙西红柿鸡蛋,她两就喜欢这酸甜甜的泡饭。也给妻子倒了碗汤。

    张萌才反应过来,她差点成为留守儿童,快嘴到,“妈妈你不要去阿姨那里!我不要跟阿嫲他们吃饭。”

    虽然很多同班同学或者亲戚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或者打渔回来都给他们带很多新衣服新玩具,她那时候是很羡慕的。但是相比一整年都见不到父母几次。那些礼物也就毫无吸引力。像是阿公和阿伯去抓鱿鱼,一去就是大半年,她可不想和堂哥他们一样。

    张扬也跟着点头。才知道自己之前留在曲江老家陪伴祖父母,算是留守儿童。这个词起得非常贴切,虽然她常常安慰自己在老家很自由,祖父母没有太多精力管自己,对自己很宠爱,自己想做什么都可以。但是爹娘的呵护是谁都替代不了的,守着老家,想着爹娘弟弟妹妹享受天伦,心里常常充满落寞。

    张萌的思维很跳脱,想到阿公和阿伯走了好久,担心问:“爸爸,阿公他们会碰到海盗吗?”

    之前有惠东人给台省一家渔船做船员去了索马里抓鱿鱼,被海盗绑架了,同行的另外一个省的船员被撕票了。后来还是华夏国家出面谈判,给了赎金才回来。回来他上了电视台,还在酒桌上茶桌上讲当时的凶险,唬的很多人都不大想走索马里的航线了。

    “不会的。你阿公他们去北太平洋捕秋刀鱼,没有去索马里。”这里做远洋捕捞工作的人很多,经常有人谈这些海事。他还是知道一些的,“老是说过度捕捞,索马里海洋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就是索马里人他们渔业技术不好,我们都是用卫星雷达定位鱼群的,拖网能下几百米,他们的小舢板能抓到什么。他们市场不好,鱼卖的价格不好。索马里又很穷的,一些人就盯上了渔船,绑架要赎金来钱也快。还好我们现在有国家的海军护航了,能保护捕鱼船了。”

    张扬张萌听得入迷。如果不是真的伤到了华国人,恶落到了实处。神秘的海盗像是传奇故事里的反派。在海里兴风作浪,来去自如。

    “下午我不去卖鱼了,七娘妈生拜拜要做碗②。阿萌儿你和你妹妹搓糖粿,再去前埔摘山青花和九月豆花。“妈妈派活。

    “好呀,妈妈今天你炸炸都做什么。”张萌等七娘妈生等很久了,这是一年一度属于小孩子的节日。

    “有鱼,有醋肉,阿忠,你做的饭够吗?还要做炸粿!”福建多种地瓜,惠东县还被叫做地瓜县,地瓜美食多。炸粿要米饭加水拌地瓜粉,用梅花形模具抹上米饭料,中间包蒜苗、蚵仔、瘦肉,再用米饭料封起来,做成中间高四周扁的梅花形。外表Q弾,内里馅料扎实,口感丰富。没有一个惠东人会不爱炸粿。

    张萌张扬喜欢镇上菜市场那家炸粿摊,爸妈有经过都会给她俩带。但是她还是最喜欢妈妈做的,馅多,调味也是最刚好的味道。

    “当然了,我放了4杯米。”爸爸经常落到最后一个吃完饭,他才刚去盛饭回来,确认电饭煲还有很多饭,又走过去把饭拿出来晾凉。

    张萌拉着妹妹就跑出去摘花。张扬看张家不讲究大宋的礼仪,吃完也不用等其他人吃完,丢下碗筷就跑掉,还大中午又顶着大太阳出去找花。难怪两个小姑娘晒成黑碳。

    其实海边海风不停,只要不在太阳底下就没有那么热。张萌又想到了点子,满脸兴奋跟妹妹说:“我们现在在鳄鱼池,脚要踩着影子,没踩到就要被鳄鱼吃掉。”

    张扬自认为自己内里12岁是大姑娘,不知道为什么同样12岁的张萌怎么还这么天真活泼。但是还不得不奉陪,她可不知道平时两人是怎么相处了。

    太阳底下冒险故事就此开始。张扬平时就有一股不服输的性格,只是年纪渐长,被一些长辈说过“女孩子不要这么争强好胜的”,多有克制。但她可不想掉下去输了。

    正午太阳让她两像两个黑点。这两个黑点,从屋檐走到鸭棚边,又跳到篱笆上,还颤颤巍巍的走“钢丝”(电线)。

    张晶晶大老远就看到两个人跳来跳去,还贴着墙角,回去带了顶帽子,就在路边龙眼树下截住她们。“你们要去哪里?”

    “去摘花,你也一起去吧。”

    张扬终于跳进了龙眼树下,三个人聚在小小的树影下。

    张萌和张晶晶张月霞是同一班还是邻居,玩得最好,他们又跳着去找张月霞。

    张月霞也刚吃完,正好集合出发。本来打算是前埔的,但是张月霞记得戏台后面的潭边就有黄色的山青花,她家有个田就在附近。九月豆花就简单了,张晶晶家门口就有种。

    又回到戏台,张氏宗祠的老人都回家吃饭了,安安静静的。张扬看境主宫里也没有大黄狗,心里有些失落。

    绕过小山坡,一口幽绿色的深潭出现在眼前,有一条陡峭的小路直通底下。

    他们可不敢下去玩水,其实这里是家长严令禁止的地方。山青花树长在山边上,黄色的花瓣像弯月,每家摘7朵就够了,摘了她们赶紧回去。

    幽绿色的深潭,在烈日下凉气袭人,多看两眼也就不觉得炎热了。水中间绿得发黑,深不见底。张扬落在后面,只觉得湖中穿来幽远的歌声,她想听清楚看清楚,呆呆地直盯着水面。湖面突然泛起涟漪,是鱼吗?

    “汪汪!!!”一声狗叫打断了张扬的出神,张扬回过头一看,大黄狗就在山坡顶。

    “黑鼻,你跑去哪里了?现在就去我家吧,我家今天又杀鸡,给你吃鸡腿。”张萌想起上午邀请大黄狗,结果什么也没给他吃。这次怎么也不能放他走。几个查某囡仔围着狗叽叽喳喳的。看见大黄狗还盯着下面,喊到:“阿杨儿,快走了!妈妈在家炸炸,我们回去吃啦。”

    张扬答了一声,再回头望水潭那歌声和涟漪都不见了,像是幻觉,阳光底下,一切平静极了。

    从张晶晶家每家又摘了7朵紫边的九月豆花,7朵胭脂花。大家都各自回家了。

    回到家,阿淑已经小厨房的土灶上边炸东西了,素菜,炸紫菜、炸芋头片、芋头胡萝卜条已经炸好了。正在炸提前腌好的鱼、醋肉。张萌拿红色塑料盘放着花,就带妹妹去洗手,吃炸炸了。

    此地的富庶还是让张扬很吃惊,刚吃完丰盛的午餐,又在吃炸货。在大宋,炸货很不常见,多是蒸煮炖,身边没有哪家能奢侈的用一大锅油炸东西。

    紫菜裹着地瓜粉,鲜香极了。芋头片撒着白糖里头绵香外面干脆。每一口都充满了极致香味和酥脆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本以为狗狗只吃肉,张萌调皮扔了个炸紫菜给他吃,他竟然很开心地吃完,又用黑色的眼睛盯着张萌看。

    张萌跟妈妈说这就是救了妹妹的狗,阿淑围着花围裙就出来看,很欢迎。让张萌等下炸完鱼和肉,拿给狗儿吃,表示感激。

    大铁盆装满了鱼和肉,大黄狗吃得非常香,他吃饭非常有教养,不会把食物吃的到处都是。张扬还给狗接了一盆水,怕他渴了。

    她们就去搓糖粿了。

    糖粿就是用糯米粉兑水搓成圆的,再稍微压扁,用拇指在中间内压出凹形。用开水煮熟沥水捞出,加入红糖、白糖或者花生粉。

    张扬在大宋就吃这种果子。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七夕以油面糖蜜,造为压笑儿,谓之‘果食’。特地压的凹陷,形状好似初生孩子的小酒窝,寓意孩子健康成长。

    爸爸已经擦好供桌。煮好的贡品被装在红碗,红碟子,陆续摆上来桌来。满满的一大桌。中间三牲大盘上摆着一只鸡、三个鸡蛋、一把缠着红纸的面线。成七数的三种花就被放在红盘上,还放着一盒粉,两对带花的皮筋。

    今年的七娘妈亭换了一家,有许多金色彩花,贴着金色彩条整个显得很华丽,就挂在大堂神桌旁,旧的已经取了下来。七娘妈亭是以竹片和纸糊成,有三层,穿着漂亮纸衣的七位仙女,就住在纸做的亭台楼阁中。她们的偶头是陶土做的。大家上香拜完,就把鲜花、去年的七娘妈亭、和端午节系在手上的五色绳一起同金纸烧掉,献给七娘妈。

    张萌迫不及待的让妈妈从火堆里拿出偶头,然后交给妹妹。她说到做到。今年的偶头全给妹妹。

    张扬很喜欢这个礼物的。又分了三个给张萌。张萌不好意思但开心的收下,她已经存了一匣子的偶头了。

    妈妈拿了新买的皮筋在院子里给两人扎头发。黄狗就坐在一旁,好奇盯着她们。

    这时候晴天突然飘下一阵毛毛雨,黄狗跑了站在雨里,丝雨落到毛上半点都找不到。

    张萌说:“妈妈牛郎织女又在流眼泪了。”闽南的七娘妈混合了牛郎织女和天帝第七女儿两个故事。闽南人认为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逢流情泪,所以常常晴天就会突然有雨。用神话的角度解释了夏日对流雨的现象。

    张扬把玩着偶头,想起大宋的七夕节和姐妹么穿针乞巧比赛。对比此仙地的七夕节,不分伯仲,都非常难忘。